您的位置: 好问康 >内科 >血液内科 >血浆中与血栓形成密切相关的成分是
man

血浆中与血栓形成密切相关的成分是

女  |  45岁 2016-04-27 有2个回复

问题描述:血浆血栓素TXB2:代表什么意思,标准值是多少?血浆中与血栓形成密切相关的成分是?血栓形成是由什么原因造成的?

回答专区

头像

王芳芳
已帮助网友:2074

2016-04-27

 (一)治疗
  血栓栓塞性疾病是当前危害人类健康,导致病死率最高的原因之一,如心肌梗死、脑血栓形成、深静脉血栓形成、脑栓塞、肺栓塞等,此外,血栓形成是许多疾病发病机制中涉及的一种重要病理过程,因此,预防血栓形成,治疗血栓形成,将已形成的血栓溶解,已成为当前临床上重要的防治方法,其中,抗凝治疗是首要的方法,
  1.抗凝疗法
  (1)肝素:肝素是常用的抗凝剂,是一种高度硫酸化的葡萄糖胺聚糖,肝素广泛存在于哺乳动物的组织中,肥大细胞是其主要的产生部位,药用肝素的主要来源是牛肺及猪肠黏膜,临床上用的肝素称为未经级分的肝素(unfraction heparin,UFH),因它是由相对分子质量不一的成分所组成的混合物,相对分子量介于0.3万~3万,也称为标准肝素(SH),药物名称为肝素钠,
  ①肝素的作用:
  A.抗凝作用:肝素能延缓和阻止纤维蛋白形成,
  a.抗凝血酶作用:肝素需要有辅因子才能发挥抗凝作用,最重要的辅因子是抗凝血酶Ⅲ(AT-Ⅲ),肝素与AT-Ⅲ的赖氨酸反应中心结合,使其构形改变,精氨酸反应中心易与凝血酶的丝氨酸活性中心结合,将凝血酶灭活,形成的AT-Ⅲ-肝素-凝血酶复合物上的肝素可以脱落,再被利用,
  b.中和活化的因子Ⅺa、Ⅹa、Ⅸa,
  B.其他作用:促纤维蛋白溶解作用、降低血黏度、抑制补体激活等,
  ②药代动力学:一次静脉注射肝素通过饱和清除机制,在血浆中起始有一快速消失期,然后逐步升高,平均半衰期为60min,一次大量注射,肝素有立即抗凝作用,根据不同剂量,这种抗凝作用可持续2~6h,皮下注射5000U/12h,其生物效应只有20%~30%,若将剂量增高到1.75万U/12h,则其作用可达90%,注射后3~4h血浆肝素浓度达高峰,作用可维持12h,
  ③适应证:
  A.防栓:
  a.预防外科大手术后,特别是腹部和下肢骨科手术后需要长期卧床、循环障碍、容易并发下肢静脉血栓形成或有血栓前状态的患者,
  b.体外循环、心脏直视手术、人工肾血液透析防止血液凝固,
  B.治栓静脉、动脉血栓形成,肺血栓栓塞症急性发作时,弥散性血管内凝血,急进性肾小球肾炎等,
  ④禁忌证:脑外科手术、活动性溃疡病,严重高血压,脑出血,出血性疾病,严重心、肾、肝功能不全,恶病质,妊娠,产后,活动性肺结核,细菌性心内膜炎,
  ⑤用法和剂量:
  A.中小剂量:成人1万~1.5万U/d,每次5000U,每8~12小时 1次,皮下注射,腹部、妇产科、骨外科、胸外科手术后应用小剂量肝素,术后静脉血栓形成并发症明显减少,一般在术前2h注射,
  B.标准剂量:适用于活动的深静脉血栓形成、肺梗死,每4~8小时静脉注射0.5万~1万U,或首次0.5万~1万U,静脉注射,以后每24小时 500~600U/kg,静脉滴注,血浆肝素水平需达0.2~0.4U/ml,
  C.极大剂量:主要用于治疗急性大块肺梗死,且只用于起病后24h内,成人剂量可达6万U/d,分次每4~6小时注射1次,24~48h后减量,
  D.血透疗法时肝素抗凝:首次用量50~80U/kg,透析开始前10min 1次静脉注射,以后500~1000U/h,从动脉端注入,
  ⑥疗程:一般不宜过长,预防用肝素5~7d,如需要长期抗凝预防,宜过渡到口服抗凝药或使用低分子量肝素,
  ⑦监测方法:为了避免用肝素过量引起的出血并发症,应定时测定下列指标之一,
  A.凝血时间(试管法):使凝血时间保持在正常的1倍,即16~24min,
  B.活化的部分凝血活酶时间(APTT):不应超过正常的1.5~2.5倍,正常为32~43s,
  C.抗因子Ⅹa试验(Heptest):需较正常延长4.5倍,

头像

黄远航
已帮助网友:2021

2016-04-27

血栓栓塞性疾病在临床上甚为多见,涉及的病因相当广泛,近年来,随着基础医学的发展,对血小板生物化学、血管内皮细胞功能、凝血因子化学结构以及超微结构研究的深入,对血栓形成过程有了更多的了解,目前认为血栓形成是复合因素所引起的,其中血管壁、血小板、血流速度、血液黏度和凝血活性等,均有重要作用,近来对于血液蛋白酶抑制物的研究,发现了一些先天性血栓性物质或先天性血栓倾向的病人,对血栓栓塞性疾病的病因和发病机制又有了进一步的认识,常见的病因如下:
  1.血栓性素质
  (1)抗凝物质缺乏:抗凝血酶Ⅲ缺乏、异常抗凝血酶Ⅲ症、蛋白C缺乏、蛋白S缺乏、肝素辅助因子Ⅱ缺乏,
  (2)纤维蛋白溶解异常:纤溶酶原缺乏、纤溶激活物质缺乏、纤溶抑制物增多、异常纤维蛋白原血症,
  2.静脉血栓形成
  (1)血流淤滞:妊娠、肥胖、创伤、外科手术、充血性心力衰竭、卧床过久,
  (2)凝血亢进:恶性肿瘤、骨髓增生性疾病,
  (3)其他:口服避孕药、溶血危象,
  3.动脉血栓形成
  (1)血管壁异常:动脉粥样硬化、高脂血症、糖尿病,
  (2)血液黏度增高:真性红细胞增多症、浆细胞病、烧伤,
  (3)血小板功能异常: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,
  4.微循环血栓形成
  (1)栓塞:多见于动脉血栓,
  (2)凝血活性增高:细菌性内毒素、病毒、溶血、坏死组织、肿瘤细胞、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、血清病、播散性血管内凝血,