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的位置: 好问康 >中医科 >中医内科 >分泌性中耳炎中医
man

分泌性中耳炎中医

男  |  32岁 2019-02-22 有8个回复

问题描述:从记事起就得了中耳炎,而且有分泌物,没有及时清理,会感觉很脏,有时还会很痒,特别是现在在外面交际,很影响形象。分泌性中耳炎中医

回答专区

头像

杨桂芳
已帮助网友:1314

2019-02-22

化脓性中耳炎是中耳部份或粘膜的发炎病变。中耳腔由咽鼓管与鼻咽相通,上呼吸道疾病,如急性鼻炎、急性鼻窦炎、急性扁桃体炎、急性咽炎等;或急性传染病,如伤寒、麻疹、白喉、水痘、百日咳等,会因病情蔓延而引发急性中耳炎。

头像

邓超明
已帮助网友:1140

2019-02-22

及早应用足量抗生素或其他抗菌药物控制感染,务求彻底治愈.一般可用青霉素类,头孢军素类等药物.如早期治疗及时得当,可防止鼓膜穿孔.属于中医学“耳胀”,“耳闭”等范畴.其病是因外感风热或风寒及肝胆湿热,致耳窍经络阻塞,气血滞留而发病;或因肾虚,湿痰阻肺,脾虚湿困及气血瘀滞所致.分秘性中耳炎属中医“风聋”的范畴.本病大多因伤于风邪,见于伤风感冒之后,风热或寒外邪随经脉入耳窍,经气为之壅滞,清窍为之闭塞,以致耳鸣失聪;风邪侵入少阳,则风火亢盛,三焦气机受到壅滞,下焦则决渎不利,水湿停留,耳窍闭郁积水风聋方泽苓汤消水方疏风通窍汤都是可以的.
以上是对“分泌性中耳炎中医”这个问题的建议,希望对您有帮助,祝您健康!

头像

张晓光
已帮助网友:2153

2019-02-22

中耳炎是累及中耳(包括咽鼓管鼓室鼓窦及乳突气房)全部或部分结构的炎性病变绝大多数为非特异性安排炎症。用药前先清洗外耳道及中耳腔内脓液,可用3%双氧水或硼酸水清洗,后用棉花签拭净或以吸引器吸尽脓液,方可滴药。可用抗生素水溶液或抗生素与类固醇激素类药物混合液,如0.25%氯霉素液、氯霉素可的松液、氧氟沙星滴耳液等。规模穿孔后取脓液作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.参照其结果改用敏感的抗生素.抗生素需使用10天左右,注意休息,疏通大便.全身症状重者给以补液等支持疗法.

头像

胡世林
已帮助网友:1420

2019-02-22


根据你描述的症状,初步考虑是慢性中耳炎的情况所致。
这与平时没有注意耳道的清洁卫生。和经常掏耳朵引起感染所致有关。建议使用生理盐水外洗。口服阿莫西林胶囊治疗。

头像

王志强
已帮助网友:1647

2019-02-22

你所描述的情况应该是化脓性中耳炎,应该局部用药,建议你多休息,洗头及淋浴时,避免进水。多吃新鲜的水果蔬菜,忌腥辣刺激性食物。

头像

金丽萍
已帮助网友:1557

2019-02-22

分泌物中耳炎中医难调理,还是需要消炎处理。建议,一口服阿莫西林加甲硝唑,每天三次,每次各两粒,持续七至十天,观察是否减小或消失,有必要时去医院耳鼻喉科检查。二是多吃蔬菜水果,多喝水,禁食辛辣刺激食物禁止吸烟喝酒,少熬夜,多锻炼身体,提高自身抵抗力/
以上是对“分泌性中耳炎中医”这个问题的建议,希望对您有帮助,祝您健康!

头像

熊平安
已帮助网友:1780

2019-02-22


分泌性中耳炎属于中医“耳胀”、“耳闭”范畴,耳胀为发病初期,多由风邪侵袭,经气痞塞而致;耳闭为病之久,由邪毒滞留而致.并与脏腑虚损有关,多为虚实夹杂之证。不论是单纯的中医治疗,还是中医药在中西医结合的运用,临床医家各有侧重,但均离不开辨证施治及临证用药的加减,充分发挥中医辨证治疗的优势,可收到好的效果。

头像

邓超明
已帮助网友:1140

2019-02-22

您好这种情况建议服用一段时间,罗红霉素胶囊,头孢克肟分散片进行治疗,最好是打点双氧水,有利于脏东西排出来,平时注意卫生。